
8月18日,東安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鄧立恒與主治醫師彭偉旗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介入專家主任醫師曾志青教授的指導下順利完成該院首例腦血管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此例手術的難度為四級(最高等級),是東安縣域內的首例動脈瘤介入手術,標志著東安縣人民自此不出縣就可以享受大三甲醫院的專家教授團隊的診療服務,對推動縣域內卒中中心建設也具有跨越式的作用!
患者男性,39歲,因突發頭痛、嘔吐4小時余入院。入院查體:神志清楚,四肢肌力肌張力基本正常。經初步會診結果為:1.蛛網膜下腔出血 2.右側頸內動脈動脈瘤可能性大。
專家團隊得知其病情后,為患者做了詳盡的檢查后確定可以進行該類介入手術,并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
在麻醉科王偉主任團隊及介入中心團隊的保駕護航下全麻行支架輔助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經右側股動脈穿刺,造影后可見右側頸內動脈動脈瘤,大小約2.1*1.8*1.6mm;取支架導管在微導絲引導下,將微導管頭送入動脈瘤內,退出微導絲,經微導管填入3枚彈簧圈,造影顯示穩定,動脈瘤已致密填塞,再將支架完全釋放;再次進行造影,確認情況良好,退出導管后結束手術,患者安返ICU?;颊咛K醒后言語對答流暢,四肢活動完好。
彈簧圈緊密栓塞↑
腦卒中起病急,病情兇險,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
動脈瘤介入手術的成功開展,是東安縣人民醫院介入治療的又一創舉,標志著該院在腦血管疾病治療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一技術的的成功開展應用,為今后進一步開展腦血管病介入手術治療奠定了基石,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真正實現了“大病不出縣” 的醫改目標和要求。
·關于蛛網膜下腔出血·
蛛網膜下腔出血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發病率約為2.0/10萬人年,亦有報道為每年6-20/10萬人。
為什么選擇彈簧圈栓塞?
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最常用的材料是彈簧圈,彈簧圈是一種鉑金材質的金屬絲,質地柔軟。在栓塞手術中,將一根微導管插入動脈瘤腔內,然后用推桿將彈簧圈經微導管推入動脈瘤腔內。
血液流到動脈瘤里去的時候,在動脈瘤壁的邊緣會形成很多小的漩渦,會像河道一樣,這些渦流就會讓血流速度變慢。
向動脈瘤里打彈簧圈,實際就是讓這種血流變慢的情況人為的變大,血流就變得非常慢,在短時間內基本就停滯了,動脈瘤內的壓力就會明顯下降,破裂的可能性也就變得非常小了。
科室介紹
神經內科是縣級重點???,院醫學重點學科。對于腦梗死,腦出血,帕金森病,頭暈,頭痛等神經內科的多發病常見病,疑難病有豐富的診療經驗,獲得了東安,邵陽等周邊病友的一致好評和信任。
腦血管病方面,開展了腦梗死早期溶栓治療及康復治療,率先在永州市開展了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硬膜下血腫,2017年高質量通過了湘雅醫院驗收的縣級腦卒中中心,靜脈溶栓術更加規范快捷有效,大大減少了腦梗死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015年參與了國家科技計劃“十二五重大專項H高血壓惠民工程”,在腦卒中一、二級防治療方面經驗豐富。2022年開展了腦血管介入診療,并成功開展四級腦血管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神經內科骨干人員先后于湘雅醫院、省人民醫院進修學習,診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剖业哪繕耸谴蛟旒夹g過硬,認真負責的醫療隊伍,為東安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術者介紹
東安縣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鄧立恒 主任
· 副主任醫師,大學本科學歷,從事臨床內科工作10余年,發表國家級學術論文2篇,曾在湘雅醫院進修,永州市神經內科委員會委員,永州市腦心同治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常務委員;
· 擅長腦出血,腦梗死,頭暈頭痛,帕金森病,癲癇等神經內科危,急,重癥的中西醫診斷、治療及康復。
東安縣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彭偉旗 主治醫師
· 畢業于長沙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大學本科,從醫6年,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在衡陽市中心醫院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進修神經介入;
· 擅長治療腦梗死、腦出血、面神經炎、頭暈、頭痛、帕金森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熟練掌握顱內血腫鉆孔引流術、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雙側側腦室鉆孔引流術,熟練掌握腦血管造影。
普盛醫療為響應國家提出的大病不出縣,90%救治在基層的醫改目標,以介入技術為核心,經過七年時間的發展,介入服務方案已經覆蓋安徽、四川、重慶、陜西、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八省共計近百家縣級醫院,普盛醫療讓更多的患者通過介入治療實現了在縣級醫院救治,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醫院緩解了基層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責編:何璐
來源:東安縣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